首页 | 中心介绍 | 实验队伍 | 教学管理 | 实验教学 | 教学手段 | 教学成果 | 设备环境 | 创新特色 
站内搜索:
 
  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改革思路 
 总体情况 
 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科技翻译》教学大纲
2017-02-16 16:47  

一、课程名称

科技翻译

二、任课教师

何欣忆

钟原越

钟开渝

段丽萍

三、学时和学分

2学分/ 32学时

四、适用学生

非英语专业学生(进校2级,进校3级)

五、使用教材/参考书目

1.Aigner,G..冶金英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蓉等. 科技文献阅读与翻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傅勇林等.科技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黄海元. 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5.李健.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史澎海.工程英语翻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7.孙昌坤.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8.王晓江.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武峰.英汉翻译教程新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1.赵萱.科技英语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2.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六、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科技英语阅读和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文献翻译中词法、句法、章法和文体的语言特点,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与翻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说明书、专利文献、学术论文等各种类型的科技文献和学术口头交流的阅读与翻译实践

七、课程目标

本着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的宗旨,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在增强学生对科技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翻译能力,从整体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和继续深造中的跨语言交流水平,满足国家对国际化的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熟悉各种常见的科技文体与科技术语表达,

2.了解并熟悉科技英语的基本内容和最新的前沿讯息;

3.增强对科技英语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4.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并能独立处理各种科技文献的翻译,

5.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思考以及批评性思考的能力。

八、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结合教师讲授、学生陈述、课堂讨论、课外研究与实践以及翻译工作坊的方式,并辅助以课后辅导与在线平台讨论学习带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延伸和深化课堂学习内容。

九、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普通班级:期末成绩评定由终结性评价(50%)与形成性评价(50%)构成。

终结性评价为期末的闭卷考试,由课题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

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具体细节如下:

出勤10%,课堂讨论与陈述10%和平时作业30%

2.翻转课堂班级:期末成绩评定由终结性评价(30%)与形成性评价(70%)构成。

终结性评价为期末的闭卷考试,由课题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

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具体细节如下:

出勤20%,课堂讨论与陈述20%,网络平台(学堂在线)学习30%

十、课程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1周

课程介绍,翻译概论,科技英语的特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2-3周

基础翻译技能(1)-科技英语词义选择的准确性及其翻译技巧,相关术语,讨论,小组陈述,布置课后作业

第4-7周

基础翻译技能(2)-科技英语句式陈述的客观性、繁复性、规范性及其翻译技巧,相关术语,讨论,小组陈述,布置课后作业

第8周

基础翻译技能(3)-科技英语篇章的逻辑性及其翻译技巧,相关术语,讨论,小组陈述,布置课后作业

第9-16周

专业翻译技能--科技英语文本的程式化、专业化及其翻译技巧,讨论,小组陈述,布置课后作业

关闭窗口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重庆大学实验设备处 | 重庆大学教务处

重庆大学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6567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