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介绍 | 实验队伍 | 教学管理 | 实验教学 | 教学手段 | 教学成果 | 设备环境 | 创新特色 
站内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展示
2020-10-10 20:0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融合,机器翻译或机辅翻译已经日益为更多的译员接受。技术在帮助译员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翻译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演进。由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王春渝老师为翻译硕士开设的“计算机辅助翻译”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理论技术前沿、应用场景。

为避免部分技术素养欠缺的学生无法跟上课堂节奏,王老师提前在UMU在线学习平台精心制作了微课视频,尽力将知识点和实践操作步骤在相对完整的前提下进行碎片化编排。同时将教学演示内容拆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概述、翻译记忆库介绍、术语库介绍、术语选取标准等)、实践操作模块(包括翻译记忆库制作、术语库制作、双语语料对齐技术等)、综合应用模块(包括翻译项目的创建与管理、翻译实践等),以期实现“让学生在翻译中学习翻译”的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基础知识讲解、软件操作演示、实验实践、互动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和体验现代化语言服务行业的运作和翻译技术领域的革新,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浓厚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对语料库相关知识的延伸讲解鼓励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掌握各学科专业术语分析、收录、制作、审核、维护等规范,也提醒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与意义蕴含,术语的使用和选择也必须注意语境的不同。考虑到目前不少语言服务提供商更多地采用“人助机译”而非“机助人译”,对译员的译后编辑和审校能力的要求日益严苛,因此还举办了学生译文评分竞赛。通过将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作为优劣评价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为了落实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学生之间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的良好氛围和教学生态,实验教学中心还举办了翻译实践作品展示活动。学生在感受“意美、音美、形美”等翻译之美的同时,也就作品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作品中不符合“信、达、雅”评价标准的一些瑕疵错漏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并希望能从中取长补短,实现自己应用实践能力的升华。

关闭窗口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重庆大学实验设备处 | 重庆大学教务处

重庆大学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6567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