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介绍 | 实验队伍 | 教学管理 | 实验教学 | 教学手段 | 教学成果 | 设备环境 | 创新特色 
站内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停课不停教”外院教师展风彩之刘丽英副教授
2020-02-29 14:40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刘丽英

 

研究生公共英语系的刘丽英老师长期教授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因此,她在开展混合式教学中颇有心得。刘老师利用相对稳定的腾讯会议系统、QQ直播间和QQ群,教学设计上以师生互动为主导原则。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混合式教学,课前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提前在群里上传了“Write like a chemist”等参考书和与学术写作课程相关教学视频,讲授过程中不时穿插提问、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倍感轻松自然。同时,学生也及时与教师连线沟通,提供信息资源,师生双方均努力使线上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

mmexport1582763621861

由于《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产出性语言技能,故课程强调将英语视作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的工具性功能,突出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语准确、流畅地交流陈述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语言应用能力。为达到教学目标,刘老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诸如同伴活动(包括邀请对方参加学术会议、出席国际会议之前、茶歇或会后如何与人交流),角色扮演(Chair of conference, Head of finance , Head of program , Head of volunteer team, Technical support etc),文献阅读报告。每周定期的班级分享和双人分享读书报告安排有师生问答、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等互动环节,旨在提升学生听、说、写等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认为自己应该是课程的协调者、引领者、指导者。然而,由于没有面授时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得不面对电脑屏幕4节课,长时间的讲解易产生倦怠。因此,线上教学一定要适时协调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备课更为谨慎充分,更需利用声音的魅力和如同看见学生的表情传递教师饱满的热情,用温暖去融化疫情的寒冰。

小编提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主要从文本能力、体裁能力和社交能力入手,以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会议相关活动中的交流能力。其内容主要以一个研究人员即将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包括了解怎样去组织一个国际会议)为主要线索,从口语和写作两个方面培养其话语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用英语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准备学术讲座发言、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的口笔头发言稿等。

关闭窗口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重庆大学实验设备处 | 重庆大学教务处

重庆大学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65678026